红色记忆
当前位置: 首页>红色记忆

中国材料学之父师昌绪:“我是中国人,我的祖国需要我”

2021-06-09 阅读次数: 栏目:红色记忆

来源:党史纵横2019.8 作者:杨晓陶 时间:2019-11-13

图片33.png 

师昌绪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国高温合金研究创始人之一,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10余项,2002年获美国矿物、金属及材料学会(TMS)高级会员(TMS-Fellow)称号。他是美国以外华人唯一获此称号的科学家,被誉为“中国材料学之父”。

1955年,师昌绪历经波折从美国回到祖国。当时中科院给他两个选择,或上海,或北京,而师昌绪毅然选择了沈阳。从1955年到1984年,从37岁到66岁,师昌绪历任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、研究员,研究室主任、常务副所长、所长,他把自己最灿烂的年华都献给了中国金属研究事业。

“我是中国人,我的祖国需要我”

1918年11月,师昌绪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。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,同年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。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。1948年至1955年留学美国,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,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。

师昌绪开拓性地改进了百年来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;完成的有关铟一锑一砷三元合金相图的博士论文,为今天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;参与美国空军课题“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”,为300M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这种钢材成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。

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。美国司法部于1951年9月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。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。他联合其他学生集体写信给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,要求撤销禁令。此次事件被《波士顿环球报》以通栏大标题报道,并最终迫使美国同意部分中国留学生回国。

在回国前,师昌绪的导师对他说:“你想回国,如果因为职位低,挣钱少的话,我可能帮忙。”师昌绪平静地回答:“都不是。在美国,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;我是中国人,我的祖国需要我。”一切都不能阻挡一颗为国效力、归心似箭的心。就这样,师昌绪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,并很快承担起一系列国家急需的金属研究任务。

师昌绪曾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:“人生在世,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,要对人类有所贡献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,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。”

“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,只要肯做,就一定能做出来”

20世纪60年代初,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,我国工业面临极大困难,特别是高温合金的生产制约着航空工业的发展。师昌绪根据我国缺镍少铬、又受到国际封锁的情况,提出以铁基代替镍基合金的科研思路。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,领导并开发了中国第一种铁基高温合金。他和钢厂技术人员采用真空冶炼技术,研制出一种可代替喷气发动涡轮盘的铁基合金。在全国高温合金会战中,师昌绪为发展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闯出了新路子,由他领导的课题组攻克了包套挤压工艺难关。其间,师昌绪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,夫人临产也无暇顾及。

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为重要,它是一个不到10厘米的高温合金,它当中有10个细小的孔,最小的孔只有一毫米,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材料决定了我国歼击机的安全。1961年,美国研制成功铸造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并投入使用,然而其技术严格保密。英国人试了多年,因为性能不稳定裹足不前。

“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,也不知道怎么做。”40多年后,师昌绪在回忆当年科研经历时说道,“但当时就想,美国人做出来了,我们怎么做不出来?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,只要肯做,就一定能做出来。”

1964年,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“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”的方案,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,并采用“设计、材料、制造”一条龙的方案。很快,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,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。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,攻克了型芯定位、造型、浇注等一道道难关,于196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孑L空心叶片,使得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,只比美国晚了5年。而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,却整整用了15年时间。

这种叶片装备了我国20世纪60至90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。多年来从未因为该叶片的问题出过任何事故。

“人活在世上,就要为人类做贡献”

因为长期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心和思考,使师昌绪成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,不断推动着我国材料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。

1984年,已过花甲之年的师昌绪离开工作生活了29年的沈阳,调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工作。他敏锐地感到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,组织学部委员们对我国钢铁、能源、通信、计算机、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咨询,并提出科技和经济不能“两张皮”。早在1982年,师昌绪就同3位科学家一起最早提出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建议。1992年,他又再次同几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央,阐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急迫性。1994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,师昌绪当选为首批院士和首届副院长,并两次主持了关系中国工程院长远发展的学部调整调研。

1997年,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立项工作,开始只有农业、能源、信息、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等5个领域。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,材料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,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驶入了快车道。

由于师昌绪在学术上、科研管理上和对国家科技规划上的成就与贡献,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、部级的荣誉和奖励。2011年1月14日,由于在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卓越建树,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

“做学问要实事求是,勇于探索,贵在发现与创新”

师昌绪以高瞻远瞩的视角、渊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心,准确把握和引领了中国材料科技和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。而对于“战略科学家”的评价,他谦逊地说:“我做这些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,基于自己的知识、经验和预测的能力。做这些事情不能光倡导一下,要负责到底。”

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,归根到底是人生观的问题。对人生观,师昌绪说:“人活在世上,就要为人类做贡献。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,都是前人所做的贡献的结果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首先要为中华民族做贡献,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‘强国之志’誓言。所以1955年,我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个优越的环境里,也一定要争取回国。回国后,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,也无怨无悔,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。”

与师昌绪共事的人都说他淡泊名利,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他一生得过许多次奖,但都把奖金捐了出去。2011年1月14日,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,当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将“国家最高科技奖”证书颁发给93岁高龄的师昌绪院士时,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师昌绪将获得的50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为奖学金,用于奖励在金属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技人才。2014年11月10日,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,享年96岁。

2015年2月27日,就在师昌绪去世3个多月的时候,中央电视台将他评选为“感动中国”2014年度人物,对他的颁奖词是:“八载隔洋同对月,一心挫霸誓归国。归来是你的梦,盈满对祖国的情。有胆识,敢担当,空心涡轮叶片,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。两院元勋、三世书香,一介书生、国之栋梁。”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globalview.cn/html/societies/info_34933.html 

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